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

杜运燮人物简介

杜运燮人物简介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杜运燮人物简介

杜运燮,生于1915年(具体出生日期未知),1918年至2002年间活跃,是福建古田人,然而他的童年和教育背景却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度过。1945年,他在享有盛誉的西南联合大学完成了外文系的学习。毕业后,他开始了职业生涯,1951年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工作生涯。

杜运燮于1940年开始他的文学创作,他的早期诗作,如写于抗战时期的《滇缅公路》,得到了文学巨匠闻一多的高度评价。他与穆旦、袁可嘉、郑敏等九位在四十年代活跃的诗人,因共同出版了《九叶集》而被诗歌界称为“九叶诗派”,在当时的中国诗歌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,杜运燮的作品《秋》因其中“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”等诗句,被批评为“朦胧诗”,这使得他的创作再次引起了诗歌界的高度关注。他的作品集如《杜运燮六十年诗选》等也随之广为流传。

杜运燮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,他的诗歌创作生涯持续至2002年7月16日,享年84岁,这一年他与世长辞,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。他的生平和作品,无疑是中国现代诗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。

杜运燮,生于1915年(具体出生日期未知),1918年至2002年间活跃,是福建古田人,然而他的童年和教育背景却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度过。1945年,他在享有盛誉的西南联合大学完成了外文系的学习。毕业后,他开始了职业生涯,1951年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工作生涯。

杜运燮于1940年开始他的文学创作,他的早期诗作,如写于抗战时期的《滇缅公路》,得到了文学巨匠闻一多的高度评价。他与穆旦、袁可嘉、郑敏等九位在四十年代活跃的诗人,因共同出版了《九叶集》而被诗歌界称为“九叶诗派”,在当时的中国诗歌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,杜运燮的作品《秋》因其中“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”等诗句,被批评为“朦胧诗”,这使得他的创作再次引起了诗歌界的高度关注。他的作品集如《杜运燮六十年诗选》等也随之广为流传。

杜运燮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,他的诗歌创作生涯持续至2002年7月16日,享年84岁,这一年他与世长辞,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。他的生平和作品,无疑是中国现代诗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。

杜运燮(1915年-2002年7月19日),中国福建省古田人,现代诗人。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,1951年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工作。他的诗作《秋》 因为“朦胧”曾被诗评质疑,之后“朦胧”一词逐渐演变成诗歌史上的专用名词。他的一首诗《秋》发表之后,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,从此 “朦胧”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,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