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晓沪人物轶事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毛晓沪,一位古陶瓷修复技术的高手,对古陶瓷修复及作旧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实践。他在学习与研究古陶瓷的过程中,经常向冯先铭先生请教。1975年,毛晓沪在一次出差中,于地摊上花费20元购得一件自以为是宋代珍品的钧瓷小瓶。他将之拿给冯先生鉴赏,然而冯先生却指出该瓶为作旧的民国时期江苏宜兴产品,制作者可能是日本人。这次经历让毛晓沪认识到,玩古陶瓷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。
学习修复技术时,毛晓沪在工厂工作,月薪仅30多元,经济条件限制了他的收藏。但他利用地摊上的残品进行修复,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,并拜入上海博物馆刘梅华先生门下。在学习过程中,他几乎走访了全国各地有名的古窑址,撰写了一百万字的考察笔记,对古玩行中的赝品了如指掌。他发现,过去古玩行雇用的工匠作旧,虽然有实践经验但文化水平不高,作旧的器物很容易被识别;而现在,一些对文物有深入研究的高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旧,制作的陶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。
在古瓷作旧方面,毛晓沪曾让专家“打眼”。1988年,他考察磁州古窑址途中,发现邯郸工艺美术陶瓷厂生产的仿古磁州窑工艺瓷器畅销日本。在参观过程中,他发现了一个被当作残品的仿金代黑釉凸线纹花口瓶,毛晓沪将其修复并作旧,自认为能够乱真。他请了几位朋友鉴赏,他们均未能识破真伪。毛晓沪借此机会,向故宫神武门传达室提出了检验自己作旧能力的请求。当沈程先生及其前辈看到瓷瓶后,表示将对其进行专家鉴定。毛晓沪在得知专家的鉴定结果后,虽然未成交,但他对作旧工艺的自信得到了证实。最终,沈程先生表示,该瓷瓶为宋金时代的磁州窑精品,但由于价格过高,只能暂时拒绝收购。
毛晓沪, 男,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,古董投资专业顾问,现任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。擅长瓷器鉴定、古陶瓷修复。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、刘九庵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,在古陶瓷鉴定、古陶瓷修复和古陶瓷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。曾担任中央电视台《寻宝》、《艺术品投资》以及河南卫视《华豫之门》等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。2011年6月,被告出售赝品,对方已上诉。